“五帶頭”做表率 “村規民約”促良俗
泉州市移風易俗工作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市委、市政府制定《泉州市厲行節約文明舉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規定》的基礎上,市文明辦出臺《泉州市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活動實施方案》,市文明委下達《關于進一步做好移風易俗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確保移風易俗工作持續推進。
群眾自覺響應支持移風易俗工作
各地“村規民約”成為移風易俗轉化落地的有效抓手,目前,全市行政村、社區均訂立有村規民約或居民公約。鯉城區海濱街道筍浯社區制定鄉規民約倡導喜事儉辦、喪事簡辦,并規定約束方式;南安市樂峰鎮老年人協會發出喪事簡辦倡議書,避免大操大辦;石獅市祥芝鎮制定《各村婚喪喜慶改革統一村規民約》,由村兩委牽頭成立村級勸導隊。
村規民約成為移風易俗轉化落地的有效抓手
泉州市結合各項紀律規定,要求黨員領導干部、機關工作人員、村(居)兩委、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工商企業界人士等要在移風易俗方面發揮“五帶頭”作用,即帶頭節儉辦理婚喪嫁娶事宜、帶頭革除陳規陋習、帶頭樹立文明風尚、帶頭落實生態安葬、帶頭宣傳移風易俗。
新鄉賢文化盛行 籌集4.9億慈善資金
2016年2月,洛江區馬甲鎮蔡內村在外經商的鄉賢杜振銘,回鄉為兒子舉行婚禮。他選擇節儉操辦,將省下的10萬元捐獻給村里97名70歲以上的老人,為他們提供生活補助。
在晉江,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磁灶鎮錦美村鄉賢莊清樂簡辦兒子婚宴,捐贈善款500萬元;錢坡村鄉賢蘇國川簡辦女兒出嫁喜宴,捐贈善款300萬元。
長期以來,泉州倡導“不比闊氣比公益,不講私面講奉獻,不炫富有炫作為”的“新鄉賢文化”。近兩年,全市社會賢達籌資4.9億元,用于“獎學獎教”、老人事業、美麗鄉村建設、慈善救助等。
不比闊氣比公益 普通人也做善舉
在推行殯葬改革上,“文明喪葬”的觀念正在逐漸被市民所接受,2016年全市遺體火化率達99.7%,火化區火化率100%。
在破除“普渡”流弊上,我市力求用健康習俗、文體和科普活動取代,把“普渡”“佛生日”變為“文體活動日”“志愿服務日”“公益慈善日”“扶貧濟困日”和“環境整治日”。
“喪事簡辦、喜事新辦、神事不辦”已成為絕大多數群眾的自覺行動,“不比闊氣比公益”已成為新風尚,石獅市慈善總會成立15年來累計募集1.3億元、救助困難群眾3萬人次;晉江慈善總會成立12年來,接受移風易俗方面的善款高達9.5億元,占累計善款總額的45%。
黨員大操大辦 一年查處21起
泉州市倡導發揮村民代表大會、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老年人協會的作用,對婚喪事宜的辦理流程、標準要求等作出明確規定,加強對村居民約的監督執行,對違約人執行處罰,張榜公布,以強化村規民約的約束力。
依托老年人協會,成立移風易俗勸導隊,開展針對性強、覆蓋面廣的移風易俗入戶勸導活動;設立舉報熱線,專門受理黨員干部違規違紀操辦紅白喜事以及婚喪車輛違反交通法規、紅白喜事擾民等問題;積極開展志愿服務,通過志愿云、志愿者協會(團體)、官方微信,組織、發動志愿者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公益宣傳。
同時,泉州市結合法治手段,抓督導檢查,對一些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治理。全市去年治理大墓豪華墓14個,平毀“活人墓”3個,制止違規修建墳墓6個。去年以來,全市查處黨員干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問題21起,查處21人(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14人)。